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赣上食莲有感

黄庭坚 黄庭坚〔宋代〕

莲实大如指,分甘念母慈。
共房头(角戢)(角戢),更深兄弟思。
实中有幺荷,拳如小儿手。
令我忆众雏,迎门索梨枣。
莲心正自苦,食苦何能甘。
甘餐恐腊毒,素食则怀惭。
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
食莲谁不甘,知味良独少。
吾家双井塘,十里秋风香。
安得同袍子,归制芙蓉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莲子像手指一般大,分尝的甜美不由让人想起母亲的慈爱。
许多莲子一起聚在一个莲蓬中,让人想到就莲子般相处的一房里的众多兄弟。
莲子中有个小小芽芯,拳缩着好像幼儿的手。
让人想起家中的众小儿,在门口迎着我讨要梨枣吃。
莲芯的本性正是苦,吃了苦的东西哪里能感觉到甜?
老吃甘美可能受毒,素餐则心中羞惭。
莲生在淤泥之中,出淤泥却不受污染。
吃莲谁不感到甘,真懂得莲味的却很少。
我的家乡在双井塘,秋风十里送荷香。
哪能找到志同道合者,回家去缝制芙蓉衣裳。

注释
(角戢)(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元丰三年(1080年),黄庭坚在吉州太和县(在今江西,原本作“泰和”)做知县。第二年,有事到虔州(今江西赣县),即诗题所说的赣上,因吃莲子而作此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周振甫著.周振甫讲古代诗词.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629页

赏析

  起始之句“莲实大如指,分甘念母慈”,仿佛将我带回了那温馨的家庭时光。每当我看到硕大的莲子,就如同看到了母亲曾经慈爱地为我们分食莲子的场景,那份深深的怀念之情油然而生。品尝莲子时,我总是先拿起那沉甸甸的莲房,即莲蓬。每一莲蓬内都藏有许多莲子,它们紧紧相依,共同占据这一方小天地,而莲子的尖端则俏皮地探出莲房之外。此情此景,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家中的兄弟,我们如同这些莲子一般,虽然各自独立,但内心深处却紧密相连,和睦共处。《诗经·小雅·无羊》中有言:“尔羊来思,其角濈濈。”那羊群中羊角相互依偎的画面,与眼前莲房内的莲子何其相似,都展现了一种和谐共处的景象。这种景象让我更加怀念与兄弟们共同度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赣上食莲有感》是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处处从“食莲”生发,由思念母亲、兄弟、子女扩展到立身处世.不贪图高位美食,有惭于尸位素餐,而以渴望与兄弟一同归隐收柬。首尾照应,章法严密,构思新颖,语言质朴。而对宦海风波的恐惧,对做官而不能行其志的感慨,对贪图高位美食、同流合污、尸位素餐者的厌恶.都见于言外。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2547篇诗文  55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端午三首

赵蕃 赵蕃〔宋代〕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歌子·再用前韵

苏轼 苏轼〔宋代〕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钟鼓报天明。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求田问舍笑豪英。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何梦桂 何梦桂〔宋代〕

记年时、人人何处,长亭曾共杯酒。酒阑归去行人远,折不尽长亭柳。渐白首。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青条似旧,问江北江南,离愁如我,还更有人否。
留不住,强把蔬盘瀹韭。行舟又报潮候。风急岸花飞尽也,一曲啼红满袖。春波皱。青草外、人间此恨年年有。留连握手。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